水滴公司的商业模式充满争议 正面临不小的烦恼

时间:2020-12-07 16:26:18       来源:千寻专栏 龚进辉

最近,水滴公司上市传闻再起。有媒体披露,其计划明年Q1正式赴美IPO,募资规模预计为5亿美元左右,高盛、美银等将担任联席主承销商。而上个月前猫眼娱乐CFO施康平的加盟,外界猜测他将操盘水滴公司上市,上市计划或按下快进键。

不管水滴公司何时上市,都不影响它作为网络互助和互联网保险领域的明星公司。不过,这家受腾讯加持的明星公司在1年前曾深陷至暗时刻。去年11月底,一则视频拍客《卧底实拍医院扫楼式筹款,审核漏洞多》的报道,使水滴公司旗下水滴筹陷入舆论漩涡。

报道指出,水滴筹线下服务人员把公益当成生意来做,在医院扫楼怂恿病人在水滴筹发起筹款,并在筹款审核环节大开方便之门,声称公司不会调查款项去向,而这些地推人员每单最高提成150元,月入过万,采用末位淘汰制。一时之间,水滴筹成为众矢之的。

尽管水滴筹连发两道声明,但依然无法平息众怒,更无法打消公众疑虑。迫于舆论压力,几天后,水滴公司创始人沈鹏发布题为《再管不好,我愿把水滴筹交给相关公益组织!》的公开信,称错了就是错了,水滴筹管理需要提升、业务有待改进,绝不回避问题,必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他在反思执行出现偏差、提出N项整改措施的同时,还针对外界对水滴筹常见的两大误解进行了一番解释:

一、水滴筹不是慈善公益组织,核心本质是一个免费的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工具,能够帮助陷入困境的大病患者向朋友们求助,更高效率地解决医疗资金问题。二、水滴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依托水滴筹来聚拢大量人气和进行健康保险意识教育,靠兜售保险来盈利。

事实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误解。公众之所以把水滴筹当作公益机构,不仅因为用户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水滴筹的筹款链接,众人拾柴火焰高,自然而然把它与公益挂钩。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用户只会站在大病筹款的角度去看待水滴筹,而不会站在水滴公司的全局去审视水滴筹的定位。

这与以沈鹏为首的水滴公司管理层视角天然存在冲突,在他们看来,水滴筹只是水滴公司商业版图的重要一环,而不是单独存在,与公众认知截然不同,导致谁也说服不了谁,各说各话。换言之,尽管沈鹏一而再再而三强调水滴筹不是公益机构,但认定其具有公益属性的人仍不在少数。

其实,水滴公司消除公众误解这事强求不来,但有一件事必须强求,即自身商业模式一定要跑通,这直接关乎公司的未来,不仅体现在业务能否持续,还包括能否获得投资人的认可。今年8月,水滴公司喜提2.3亿美元融资,创下今年全球保险科技领域融资的最高记录,看来其商业模式备受投资人肯定。

据悉,水滴公司旗下共有筹款、互助、保险三大业务主线,分别对应水滴筹、水滴互助、水滴保险商城(以下简称“水滴保”),彼此内在逻辑是:以水滴筹、水滴互助两大精准场景为切入点,结合大数据等技术,通过与保险公司深度合作,把经过优选和定制的保险产品直接推荐给用户,三块业务相互补充、导流和转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

说人话就是,水滴筹通过社交场景积累流量,汇聚大量用户后,再通过兜售保险和收取平台管理费来获取收益,其中水滴保是现金奶牛。不难看出,作为大病筹款平台的水滴筹起到引流作用,之后通过水滴保、水滴互助实现流量变现。这意味着,水滴公司本质上是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而水滴筹是“交个朋友”的免费流量产品,实现低成本获客。

正因为水滴筹是水滴公司商业模式跑通的基石,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一些做法既受到用户肯定,但带来的更多是争议和质疑。为了实现最大化获客,水滴筹祭出免费这一杀招,宣称“筹款不收手续费”。当业内其他玩家普遍向用户收取2%-5%的手续费以维持正常运营时,水滴筹凭借免费模式迅速打开局面,获得巨大的流量红利,用户突破3亿,并倒逼轻松筹等对手也加入免费行列。

不过,水滴筹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即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无论是主观还是非主观,层出不穷的诈捐事件使公益变味,导致平台备受质疑。其中,主观指的是恶意诈捐,既有用户单方面行为,以欺骗手段来满足个人私欲,也有水滴筹线下服务人员怂恿病人主动发起筹款。

诈捐更多是下意识的非主观情况,即不认为基于非事实的筹款是诈捐,而是把筹款当作改善生活的一种途径。换言之,他们并未意识到诈捐属于违法犯罪行为,顶多受到道德的谴责。因此,你会看到,一些家境不错的人也在水滴筹上发起筹款,他们刻意隐瞒自己的家底,并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筹款实属无奈、情有可原。

最典型的要属去年5月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妻子在水滴筹上众筹100万引起轩然大波,后来被网友扒出经济条件较好,在北京有两套房产、一辆车,装贫困户来骗取社会爱心。类似乱象屡禁不止,既与筹款发起人不劳而获、贪婪有关,也暴露出水滴筹对筹款项目真实性把关不严,平台漏洞不容忽视。

经过全面反思整改、刮骨疗伤后,或许水滴筹可以极力避免主观作恶的医院扫楼式筹款再发生,但用户出于个人私利的诈捐乱象难以根治,既与人性中有利可图的一面有关,更关键的因素在于诈捐犯罪成本很低,通常只需返还全部筹款和相应利息,不会得到实质性惩罚。

每当诈捐事件发生后,总能看到网友既遗憾又扎心的留言,包括“这就是我越来越少捐款的原因”、“不要让别人的善良被过度消费”、“消费善良,以后会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筹不到钱”等,用户流失不可避免。

不过,话说回来,那些直呼上当的公众心疼的不是钱,而是错付的善良,自私的用户接二连三诈捐,持续透支社会爱心,不管平台有没有尽到前期严格审核的义务,到头来都由平台来背锅,用户会迁怒于平台,久而久之引发信任危机,为水滴筹未来发展埋下隐患,进而会波及水滴公司商业模式的正常运转。

除了水滴筹诈捐乱象频出之外,水滴互助也存在一定的隐患。水滴公司设立水滴互助的如意算盘是既提升用户粘性、留存,也赚取一笔平台管理费。互助的定位使平台管理费用不能太高,直接盈利较难,水滴互助从去年3月1日开始收取平台管理费,为每期分摊互助金总和×8%,确实不怎么高,但对这部分资金的监管似乎游走于法律之外,风险随之而来。

今年9月,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发布理论研究文章《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文中特别强调网络互助平台的相关风险及问题。文章指出,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即便是沈鹏寄予厚望的水滴保,别看其已成长为国内第二大互联网保险平台,主要得益于从水滴筹切入水滴保获客成本低、转化率极高,但想要抢占地盘并不容易。

一方面,水滴保变现场景过于集中在健康保险领域,保险品种相对有限,而这恰恰是传统保险的优势所在,经纪人和代理人有足够动机去抢单赚佣金,场景有限、高竞争强度,使得水滴保生意并不好做。说白了,水滴保所售保险都是单价极低的短期类险种,加上获客成本居高不下,难以获得丰厚回报,而一旦进入线下,又势必遭到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保险巨头的夹击。

另一方面,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水滴保运营能力跟不上创新进展成为掣肘,7月底,水滴公司旗下保多多保险经纪公司因涉及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等违法违规行为而吃罚单,合计罚款76万元。

种种迹象表明,看似风光无限的水滴公司正面临不小的烦恼,诸多难题有待一一化解。尤其是公益与商业利益之间的边界该如何界定,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水滴公司“左手公益,右手生意”的做法是否可行?这是公众讨论的一大焦点。

(千寻专栏 龚进辉)

关键词: 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