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刚)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据中国信通院预测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突破40万亿。随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持续推进,在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基建的有力支撑下,数字经济的新业态不断涌现,加速腾飞成为当前我国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式。
“十四五”起步之年,中国数字经济乘风破浪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迎接数字时代,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近日,中国社科院举行2022年《经济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就“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指出,“十四五”规划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部署包括两个重要特点:数字技术创造新增长空间、数字全球化带来了非常重大的机遇。
根据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8.6%,保持了9.7%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目前,我国数字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成为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中国信通院预计今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将突破40万亿。
风生水起,颠覆性数字创新成果频涌现
从健康码到“云办公”,从直播带货到“云旅游”,从数字农业、工业互联网到数字化治理……
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网络基础进一步夯实。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市,超过97%的县城和40%的乡镇。
二是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培育发展出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领军企业,创建了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效明显。
三是数字应用进一步繁荣。全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数字工厂、智慧矿山等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潜力持续释放。
一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直播电商、在线咨询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猛,创造了新需求,带动了新消费;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运用数字赋能,助力中小企业转型纾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社会服务推陈出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已经成为利企便民的常态化应用;智慧养老、智慧家政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服务不断涌现;贫困地区通信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乡村振兴、科学抗疫不断取得成果……
目标在前,2022年推陈出新迎接新挑战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已有广东、江苏、山东等13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北京、上海数字经济GDP占比超过50%。
但我国数字经济也呈现发展不均衡等特征。比如,服务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占得先机,工业、农业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面对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做到稳中求进、虚实结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专家表示,主要看三点:首先是场景。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必须围绕场景展开;其次是数据要素流动。单独的数据没有价值,只有聚集的数据才有价值;最后是数据生态治理。需要营造健康的数字经济外部环境,通过政策去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
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2,就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工作提出了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要求,不但对各地数字经济发展,也对运营商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目标。
岁末年初,河南、内蒙、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纷纷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定下数字经济总量发展目标,并瞄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多项重点产业。
运营商方面,中国电信2022年度工作会提出加快构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夯实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基础。中国电信将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把“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作为职责使命,深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中国联通全面发力数字经济主航道,将“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作为主责主业;中国移动聚焦“数智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主线,系统构建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商纷纷出台举措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专家表示,数字经济将是我国日益强大的动力。展望未来,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飞跃,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都继续乘风破浪,成为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