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公司研究室
文/楚山
近日,联想集团(00992.HK)发布2021/2022财年第二财季业绩,营收11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净利润3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5%。
这份财报看上去不错,但发布后还是引起不少争议。财报显示,联想集团期内研发投入同比提升57%,但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2.73%,与同行相比还是不算高。比如,小米集团(01810.HK)2021年中报显示,其研发占比为3.69%。
事实上,联想集团近来遭遇外界很多议论,连带着创始人柳传志与现任董事局主席杨元庆也遭到很多非议。这些争议的核心,主要是围绕柳传志当年主导的贸工技路线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后果,叠加联想集团科创板IPO中止,给人一种比较强烈的印象:那就是这家营收近4000亿的知名IT企业,实际上就是一家电脑组装公司。
这样的印象,究竟是三人成虎还是以讹传讹?公司研究室尝试从销售毛利角度,将联想集团与海内外知名的同类企业加以比较。毕竟,销售毛利率的高低,基本上反映了企业护城河的宽窄,也折射了企业产品科技成色如何。
考虑到联想集团的产品性质与市场辐射范围,公司研究室选取了小米集团、华为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IBM.N)、苹果(AAPL.O)作为比较对象。这些公司与联想集团业务相关或相近,都是面向全球的大型IT企业。
最新财报发布后,有不少人为联想集团辩解:一家营收几千亿的电脑企业,不能说没有创新。但是,这要看与谁比,与上述同类大咖相比,联想集团的一些财务指标确实不够好看,与它们相差不少。
从销售毛利率看,WIND数据显示,从2015年—2020年间的数据看,联想集团仅比小米集团略强,长期保持在15%左右,最高也没有超过17%;而业务与之相近的IBM,销售毛利率长期维持在38%左右,最高超过40%;苹果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则更高,始终在45%以上。
至于销售净利率,联想集团更没法看了。WIND数据显示,2015—2020年间,联想集团的销售净利率始终在1.5%附近波动,最高没有超过2%;小米集团算是初创企业,波动很大;IBM也有较大波动,但销售净利率最低也超过7%,最高为16.14%;至于苹果,销售净利率始终保持在20%以上。
如果说IBM、苹果是国际大咖,联想集团比不了,那么,土生土长的华为公司的数据,应该有可比性了吧。
公开信息显示,在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这两个指标上,联想集团同样被华为甩下很远。
2014-2019年间,华为公司的销售毛利率维持在37%以上,最高为44.22%;销售净利率维持在7%以上,最高为9.67%。
因此,从近几年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数据看,联想集团技术含量就是不高,与苹果、IBM、华为几乎不可同日而语。只有与小米集团还有一拼,而小米集团同样背着组装工厂的名声。这也难怪,小米集团CEO雷军说过,他曾向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取过不少经,因此,有人说,小米正在重蹈联想集团20年前的覆辙。
最新财报发布后,有一些报道称,联想集团多项财务指标都创了纪录,响亮地回应了对其科技含量不高的质疑。其实,这些观点没有考虑去年疫情造成的低基数影响,而且总营收与净利润总额的增长,并不能天然说明联想集团科技含量就自然提高了。最有说服力的数据,应该还是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的提升。
柳传志与倪润南当年的路线之争对联集团的影响是深远的,贸工技与技工贸决定了企业完全不同的发展基因,长此以往,不同的DNA决定了企业的不同发展路径与相应的配套体系,再想扭转方向谈何容易。
事实上,联想集团长达20年的财务数据,同样证明这一点。WIND数据显示,2002-2021年间,联想集团的销售毛利率平均值为13.74%,远低于IBM的45.72%,苹果的37.4%;同期,联想集团的销售净利率平均值为1.86%,同样远低于IBM的11.93%,苹果的19.75%;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说明,一家企业一旦选定了贸工技的发展路线,就很难在享受组装加工薄利多销好处的同时,回过头来拥有技术壁垒带来的高附加值。因此,联想集团近期或许会适当提高研发投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但想成为华为这样的技术立身的企业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有人说,柳传志与联想集团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其实,这种说法大可不必。从当初选择贸工技路线开始,柳传志追求的就是尽快获利,最大限度获利。这一点,联想集团其实已经很完美地实现了。
这些年,联想集团营收接近4000亿,管理层赚得盆满钵满,柳传志退休前年薪高达1个亿,作为董事局主席的杨元庆拿的自然也不少。因此,可以说,这些人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谈不上什么遗憾不遗憾,也许人家压根就没在乎过所谓科技创新也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