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临床试验突然大幅降低标准:为何会认为瑞德西韦有效?

时间:2020-05-07 10:01:25       来源:快科技

COVID-19新冠病毒肺炎目前还没特效药,美国吉利德公司研发的瑞德西韦之前被WHO推荐,很快就被视作人民的希望,不少人都认为这可能是唯一的特效药。前不久中国及美国方面都发布了临床试验,但是结果几乎是相反的,美国认为有效,中国认为无效。

在美国公布的试验结果中,瑞德西韦对患者的治疗很有帮助,能够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意大利患者中有61%的重症能够出院。

美国“钟南山”、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也给瑞德西韦站台,指出瑞德西韦在缩短新冠患者康复时间上有明确、显著、积极的作用——安慰剂组15天,瑞德西韦组11天。

不过中国团队的临床结果并不乐观,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论文称瑞德西韦对重症患者并没有显著疗效。

中美两家的试验结果相反,这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之前中方论文的作者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已经指出,与美国只做了单一研究、对比临床恢复时间的试验不同,中国的临床试验要严谨、严格得多,这是全球首个针对瑞德西韦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了6分量表的临床改善时间。

那美国的试验结果又是怎么回事?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今天发表了一篇文章《从瑞德西韦,看明白“神药”的逻辑》,其中就揭露了美国方面对瑞德西韦试验的“秘密”。

王教授指出,美国研究用的指标是“复原时间”(time to recovery),听上去更严格,但实际上很宽松,打个比方,一个患者住院的时候需要吸氧,那么哪怕试验结束的时候他还在住院,但只要他不再需要吸氧了,或者他仍然需要吸氧但是可以出院在家里自己吸氧了,就可以认定是“复原”。

相比之下,在中国的研究中,这位患者必须要等到符合康复标准出院了才会被认定为临床改善。

此外,美国研究人员在试验过程中也突然更改了判断标准,最初研究的时候采用了和中国类似的严格标准,但在4月中,美国研究者们悄悄修改了判断标准,换上了“复原时间”这个相对宽松的标准。

王教授指出,美国的研究者们对瑞德西韦的药效也没有特别强的信心,至少试验没做完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有了一个判断——如果按照比较严格的标准,这个药物大概率是无效的。

关键词: